本校野保所黃美秀副教授帶領團隊與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暨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熊類專家群組(Bear Specialist Group)合作,11/4-11/10在台灣舉辦一個國際性的熊類族群監測工作坊,是亞洲地區熊類研究者首次的專題工作坊會議。活動分為三大主題:「建立亞洲地區熊類族群監測指導方針工作坊」、「台灣黑熊族群監測及經營管理論壇」、「保育科普講座: 與熊熊大師有約」。共有來自15個國研究亞洲地區野外熊類的資深科學家們,彙整各地相關熊類族群監測資料,進行科學性的評估和提出相關的建議。並於11/9「台灣黑熊族群監測及經營管理論壇」活動間公開播放今年(108)4/30日進行野放的南安小熊最新追蹤影片。小熊野放後的追蹤監測由花蓮林管處委託黃美秀教授持續進行,然期間發現其人造衛星頸圈脫落並行蹤成謎,藉由自動照相機系統監測拍到小熊的身影以及山林裡其他的野生動物也一起亮相,不只投身野生動物保育工作的各界專家學者、或是社會大眾,都為此而興奮不已,大嘆台灣真的是「有熊國」!
戴昌賢校長出席「保育科普講座: 與熊熊大師有約」時談到:「保育美麗的野生動物是地球永續的重要指標,屏科大在森林、水土保持、植物醫學、獸醫等各系的專業之下,將會不斷的為保育、永續事業努力。」野生動物族群的評估和監測是保育的關鍵,尤其是受威脅(threaten)甚或瀕危(endangered)的物種。對於受威脅物種的保育,在執行相關保育行動之後,也應針對族群狀態進行再評估的動作瞭解其成效,以及行動是否應該持續或須要修正。這些都是評估及監測野生動物族群變化所應具備的能力。是本次中作坊聚焦的重點,透過各地的專家集思廣益、相互交流取經,期望未來在國際上能建立野生動物保育及監測的模式,保留更多世界上美麗的物種。
11/9(六)將焦點轉移至自身臺灣黑熊上,舉辦「臺灣黑熊族群監測及經營管理論壇」,促進國內外專業經驗之交流和討論。並於11/10(日)邀請世界頂尖的熊類研究者之一Dr. Dave Garshelis、北美棕熊研究者Dr. Bruce McLellan、熊界的傳奇人物Dr. Michael Proctor等三位國際專家與黃美秀副教授共同舉行保育科普講座「與熊熊大師有約」,提升民眾的保育認知和參與,建立臺灣黑熊的經營管理和保育水準。民眾如在野外發現熊跡也可透過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網站通報系統或相關政府單位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