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循環經濟研討會探討農業循環經濟的契機與挑戰

台灣農業循環經濟研討會探討農業循環經濟的契機與挑戰
台灣農業循環經濟研討會探討農業循環經濟的契機與挑戰
台灣農業循環經濟研討會探討農業循環經濟的契機與挑戰
台灣農業循環經濟研討會探討農業循環經濟的契機與挑戰

 台灣循環經濟學會與屏科大永續研發中心共同舉辦「台灣農業循環經濟研討會」,並設定研討會的主題是「共創永續未來:台灣農業循環經濟的契機與挑戰」邀集產官學研各界代表共同集思廣益,探討台灣未來發展。於本日(8/8)下午1:30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1001廳盛大展開。台灣循環經濟學會呂良正理事長、台灣卜蜂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鄭武樾董事長、中華氣候變遷暨農業發展學會國際委員會張學義委員及屏科大戴昌賢前校長領軍該校永續研發中心眾多師長共同開幕。本次研討會主要與談人由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莊老達司長、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蔡復進董事長、福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洪碩嬪總經理、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低碳研發中心張耀元資深副理、昆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郭宗欽董事長、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蔡振球環境技術總監等人,分別針對各自的專長領域進行精彩演講。

  台灣循環經濟學會呂良正理事長致詞表示:「2019年成立台灣農業循環經濟學會,目前加入會員來自各行各業,顯示循環經濟在台灣產業界受到極高的重視。透過環境保護績效指數(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EPI)看到台灣在世界180的國家中排名74,顯示各項指標都有再進步的空間。本次研討會透過屏科大戴昌賢前校長的大力號召,邀請產官學界專家,分享各自在不同領域所落實的循環經濟成果,也希望透過本次研討會,促進農業與工業的跨領域合作,繼續為循環經濟努力」。屏科大陳瑞仁副校長說:「農業循環經濟在淨零排放上為產業轉型扮演重要面向,而農業更是台灣永續發的基石,從糧食安全、環境永續、生態保育、生物多樣性都與農業息息相關,今天研討會由台灣循環經濟學會及屏科大共同舉深具國家發展時代意義,辦邀請到各界專家共同討論目前台灣的循環經濟發展,相信未來在淨零排放的目標上能夠有所貢獻。」

  此次研討會的主題是「共創永續未來:台灣農業循環經濟的契機與挑戰」,為了達到2040淨零排放的目標,循環經濟的推動勢在必行,屏科大永續研發中心為戴昌賢前校長領導,為校內再生能源結合循環經濟的重要研發單位,由先進綠能技術、農林循環經濟創值、生質能源循環、畜牧環境永續科技等團隊組成。發展利用綠色能源轉換至高壓儲氣複合式微電網系統及智慧電網,再結合其他實驗室如:農林循環經濟創值實驗室製造生質顆粒過程所需的大量熱能;生質能源循環實驗室提升沼氣生產所需加熱;畜牧環境永續科技實驗室進行畜舍廢水曝氣處理、臭味洗滌塔的高耗電電等,皆可從永續研發中心自體生產的再生能源互相串接,將能源轉換途徑降低,又能增加製成效力。該中心四個研究室以再生能源相互支持整合,目標為未來能將這些技術應用於產業,提升永續競爭力。透過本次研討會的互動交流,將探討氣候變遷與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台灣農業如何發展循環經濟,提升資源效率,減少廢棄物,增加附加價值,並利用農業碳權來減輕出口的碳稅。

  邀請農業部以主管機關蒞臨指導現今農業循環經濟、如何達到永續產業的需求,與之分享目前政策的方向,以引導各界朝向趨勢發展;而工研院則以專業技術將台灣各級產業的排碳量明確計算,並引導產業未來在淨零排放上以整合服務平台,透過技術支援或媒合,鍵結農民、企業主及學術界,兩個國家級領導機關,分別在政策推動及技術升級上,引領產學界共同前進。與會演講的幾個企業,也都是該界的領導品牌,如:福壽實業提出可透過各種製造生活消費用品產生的副資材,可再生為飼料添加劑應用至畜產飼養技術,或開發為有機肥,提供農民友善種植,不只能將製造產品過程碳排放透過二次循環的方式降低,更有效的提升養殖與蔬果品質;以農村發展思維考量,則可輔導農民將農業廢棄物集中,透過產業及學界的研發技術,改良為纖維應用於紡織,或是再製為生物碳用於綠色能源,擴大原本的經濟效益;而林業又是固碳最重要的產業,臺灣地理、氣候條件適合竹子生長,且生長速度快、4年就可成材利用,固碳能力是木材的3~6倍,竹林的應用與再生也是未來作為淨零排放的有效物種;水泥業是高碳排產業,台泥則利用與林務局、其他生活、農業廢物再利用取代化工燃料。

  永續思維已是現代人必要的知識,屏科大與台灣循環經濟學會共同舉辦本次研討會,主要期望透過屏科大的農業實戰經驗與綠色能源的再生技術,與業界集思廣益,找到更多替代化工塑料的友善循環原料,讓2040淨零碳排的腳步,與產官學研各界夥伴,共同前進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