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永續績效

校園環境Campus Environment

靜思湖

 靜思湖位於本校西南陲,原為荒廢養殖池,於2003年承教育部補助本校永續大學校園改造計畫,順原地形以堤頂道路區隔出3座池區。其中,上池為淨化池,採用機編石籠、浮水與沉水植物導入、護岸植生及堰牆等措施,對入流之莿竹林地表逕流水及養殖池放流水等進行滯洪沉砂及水質初期淨化處理。中池為主水域,採用堰牆高程變化使初期淨化處理後之池水溢流,沖擊中池上沿所佈設塊石,以達消能及增加溶氧,同時藉池內不同高程及水深營造出一面積達3.6公頃之生態濕地。下池經由以閘門控制中池溢流之池水,而該池蓄容量,能直接提供前接中池於枯水期為調節及維持水位所需水源。2004年經全校師生就公佈近30組命名進行票選,於同年6月以最多票選結果,以「靜思湖」作為該生態濕地命名。該湖周邊栽植適生植物包括:水柳、稜果榕、火筒樹、臭娘子、枯里珍、金銀花、蘋婆、木棉等,配合步道系統及強化水文觀測,已使其具有調節洪水、淨化水質、休閒遊憩和自然教學功能,現為國家級重要濕地,實為國內永續大學校園改造典範。自2004年9月起,本校提供「靜思湖」生態教育解說導覽。現有主要景點包括:夫妻樹、定情石、日落橋、映月台、情人相偕道、迎曦亭等。

映霞湖

映霞湖原為農園系學生實習芒果園,因長期受並蟲害影響,於2007年獲環保署補助以改善汙染削減為主要目的,成為人工溼地及水生植物復育區,而達到此區域有生活汙水、淨化處理的重要特色。於2009年由全校師生票選改名為「映霞湖」。 映霞湖主要功能為處理生活汙水,主要處理學生宿舍、學生餐廳及行政大樓所排放的汙水,當環境安全衛生中心的水處理完後,會將汙水排放至映霞湖,於汙水的溢流口沿著生態河再流到下面的水池。生態河設計成螺旋狀,主要目的是為了讓這些汙水在水生植物上停留久一點,汙水淨化的處理效果會越好。 (生態河種植許多水生植物,目的要處理汙水使用)

環保公園

綠色林蔭廊道

於校園多處增設綠色林蔭廊道之人行步道,為了避免人車爭道的問題發生,優先考慮校園內的行人通道,在交通要道旁,更新植木、鋪設磚瓦,並融合周遭的樹木綠蔭,打造一條有著人文與自然氣息的林蔭步道,透過行人徒步區的規劃,改善行人徒步動線,設置休憩步道,將汽車、機車道與人行的使用空間妥善區隔,增加道路使用的安全性,保障教職員生的人身安全,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校園環境,並提高教職員生及校外民眾在校園內以走路代替騎(駕)車的意願,落實低碳環保生活。

校內種植耐旱植物drought-tolerant plants

穗花棋盤腳Small-leaved Barringtonia
銀葉樹Looking-Glass-Tree
楓香Formosan-Sweet-Gum
菲島福木Common-Garcinia
紅柴Taiwan-Aglaia
枯里珍Five-stamen-China-Laurel
白雞油Griffiths-Ash
水黃皮Pongamia
毛柿-Taiwan-Ebony
月橘Common-Jasmin-Orange
大葉楠Large-leaved-Nanmu
大葉山欖Formosan-Nato-Tree
土樟Reticulate-veined-Cinnamon-Tree
土楠Botel-Tobago-Endiandra
土肉桂Odourbark-Cinnamom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