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到2050 年淨零碳排目標,農園系林資哲助理教授帶領研究團隊與臺東區農業改良場研究人員,針對水稻進行情境規劃及樣本採集,建立有別於傳統湛水栽培,如乾溼交替等不同的節水模式,進行一系列碳領域相關研究。發現熱帶地區水稻碳排放減量的情境操作,需要結合更嚴謹的栽培技術,才能有低碳排效果。除了針對氣候變遷進行栽培模式調整外,搭配低碳排之水稻品種,是為增進熱帶農業韌性的良好水稻種植方針。經栽培模式調整及現有特定水稻推廣品種進行相關試驗發現,碳排放可降低50%以上,顯示該模式具有幫助碳排減量的極大潛力。特別於112年10月17日(二)上午10:30於屏科大行政大樓第二會議室進行合作策略聯盟簽約儀式,由屏科大張金龍校長、臺東區農業改良場陳信言場長簽署合作,並邀請屏科大農學院院長徐睿良、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同仁及農園系老師蒞臨現場見證。
屏科大張金龍校長致詞表示:「減碳、碳中和已是顯學,屏科大自許為農業科技發展的龍頭,本次將研發的技術與台東農改場合作可以將技術更多的延伸與推廣,未來也期待建立成為典範,讓全國、新南向國家甚至全球農民都可以受惠」。臺東區農業改良場陳信言場長說:「氣候變遷的環境下,水稻是台灣佔地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但如以傳統農法施行則會造成溫室氣體的高排放,這幾年嘗試以乾溼交替的方式栽培達到節水又減碳的成果,本次合作借重屏科大專業的檢測調查,讓我們更聚焦在耕作方法的改良以及推動,相信對未來水稻田減碳會有極好的幫助」。
為延緩氣候變遷對農業栽培造成的問題,屏科大農園系攜手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共同推進「氣候變遷下熱帶環境的水稻生產模式優化策略」的研發工作。未來將在田間試驗方面緊密合作,屏科大將適合熱帶的節水栽培、碳封存、碳排檢測技術,提供輔導支援、實驗數據分析,並由臺東區農業改良場負責田間試驗及調查工作,雙方共同配合將實際研發成果實踐於水稻田場域,並朝增加農業韌性的方向邁進。
稻米作為亞洲重要的糧食經濟作物,卻因其生產過程長時間湛水,使土壤中微生物進行厭氣分解排放甲烷;化學肥料大量施用過程亦造成氧化亞氮排放,同時種植過程中高度機械化所使用的燃料,也會產生碳排放等種種原因,促使團隊深入思考如何降低傳統水稻農業栽培所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
近年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提出改善現有產業碳排放的方式以達到碳中和,各產業目前皆加緊腳步研擬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策略,其中農業為最具產生碳匯以供其他產業達到碳中和的產業。屏科大做為農業奠基的永續綜合型大學,優化水稻耕種模式以應對現今環境及趨勢所需,責無旁貸。本次與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共同合作,除了找出最新耕種模式並建立永續觀念,也期待這項研究結果能讓致力於水稻栽培的農民們,更有信心地堅持與挑戰氣候變遷年代的永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