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社會責任深耕在地文藝合創青銀共學趣

大學社會責任深耕在地文藝合創青銀共學趣
大學社會責任深耕在地文藝合創青銀共學趣
大學社會責任深耕在地文藝合創青銀共學趣

「屏科深耕在地文藝 USR合創青銀共學趣」於本日(10/28)上午10點在內埔鄉興南村辦公室舉行的2021高教深耕「流動的,吃文化敘事實踐計畫」成果發表會,該計畫主要以談吃的文化故事為核心,「流動的」意旨身世的、族群的、記憶的、技藝的流動關係,由本校研究總中心古佳峻研究員於109學年度配合「國文課」及「採訪實務與文化書寫」以通識課執行,跨越內埔鄉興南村及屏東市勝利星村園區,帶著學生抽絲剝繭、認識在地文化、製作互動教學作品。邀請本校戴昌賢校長,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發展處黃鼎倫處長蒞臨同遊,活動請到內埔鄉興南村在地米食專家鄭鈺美老師手做客家粄,由大學生與長者互動,青銀共學趣手做體驗活動,讓學院創意與社區智慧文化共融共創。

本校戴昌賢校長說:「飲食對於各地來說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大特色,不僅能強化地區性的連結,在飲食上也跨越了地域的限制,更跨越了歷史。感謝這麼用心舉辦此次的活動,參與的同學也透過實作及影片上的呈現都完整地紀錄下來,希望同學收穫滿滿之外也能從中了解在地文化的精隨。」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發展處黃鼎倫處長說:「透過不同年齡世代的聚集與一同來共創具有回憶且有意義性的活動,也祝福活動順利圓滿。」古佳峻研究員表示:「飲食經驗會隨著求學、工作、婚配、旅遊的移動關係建構出屬於自己的味覺感受,此計畫從不同村落、不同面向的飲食風情做紀錄與轉譯。」興南社區發展協會廖秀琴理事長致詞:「謝謝屏科大師生舉行這麼有意義的成果發表會,並透過同學一同與在地長者分享與互動,除讓社區長者更活絡也將在地文化更為推廣。」

本校提供教師執行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能讓教室不侷限在校園,應用的知識可以延伸至生活周邊,更希望讓遠從外地來此就學的學生們認識屏東市與內埔鄉的在地文化,本次以勝利星村、興南村兩座村子不同的生命敘事,邀請業界專家分享廣播主持、繪本書編寫、以及廣告文案等實務經驗以人文視野出發,帶領同學從國文課及通識課培養訪談與書寫能力,提升學生書本之外的學習成果。並將大學所學融會貫通,就地方故事素材創作眷村系列的桌遊「漫遊食光-桌遊玩樂會」、微電影「眷村好風情」、繪本「飯糰關奶奶」,以及興南村圖文書「驚奇粿」。眷村系列作品都是在視訊會議裡相互討論「眷村精神」,師生觀摩彼此認識的勝利星村演變史,或從內埔鄉興南村的敬字亭與伯公了解當地的民俗信仰,尤其「驚奇粿」一書以8000字記錄鄭鈺美老師的工作轉變、創意無限的挑戰鬥志精神,可看性非常高。

成果展舉辦在興南村辦公室期望讓師生與在地長者共同擁有美好的分享機會,在地米食的手做活動青銀共歡,亦是本校推動永續發展重要的白金社會目標。師生走入社區與居民共創記憶,緊密結合地方與學校情誼,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的真諦。

【延伸閱讀】

中華新聞雲:屏科大社會責任深耕在地文藝合創青銀共學趣
台灣醫療保健新聞網:流動的,吃文化敘事實成果發表會